徐華蔓2009〈臺灣北部地區廟宇供桌裝飾研究〉所攝本廟同治年代八仙桌,桌裙為平面彩繪。
目前本廟同治年代八仙桌,原桌裙外又加裝玻璃櫥窗式立體桌裙。
八仙桌原指一般家庭常見的桌面較寬的正方形方桌,因每邊可坐兩人,故雅稱八仙桌。
並每逢佳節祭祀,此桌常會被舖上繡有喜慶圖示或神佛名號的桌裙、充作供桌使用,因此木作匠師在製作廟宇的供桌時,也衍伸設計出了長方形、面向信眾面之案下(匠師亦稱「桌裙」)做滿彩繪或木雕裝飾之八仙桌。
據學者研究,目前台灣常見之廟宇八仙桌大約可分為幾個演進形制,一是清朝時期常見的平面彩繪八仙桌,二是日治時期開始出現之玻璃櫥窗式木雕桌裙。本件八仙桌落款年代為同治壬申年(西元1872年),應為目前北台灣廟宇中現存年資最高且仍持續在第一線服務神明與信眾的八仙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