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導覽

Visual Tour
歷經頂下郊拚仍屹立不搖的石雕

艋舺清水巖在建材結構上,石材的使用佔很重的比例,除了從側院可見的山牆下石條基礎外,在三川殿的龍柱、對聯、抱鼓石、石堵都相當豐富精彩。

◆嘉慶對聯

艋舺清水巖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籌建1790年落成。雖然目前廟貌大多是1853年頂下郊拼燒毀後,於同治六年(1867年)後所重建。但在不少細節處仍能找到同治六年以前之構件,實屬珍貴。
本廟三川殿中門兩側門柱對聯:
「為清水為蓬萊此地並分法界」
「是金身是鐵面入門便見真容」
落款為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由翁種玉、翁瑞玉敬獻。據聞當年祖師廟曾遭遇暴風雨損壞,時任董事翁有來再募捐五千元修築。於隔年五月十日竣工。

◆抱鼓石

 

抱鼓石,又稱石球、門鼓、石鼓、螺鼓石。是常見於放寺廟建築門檻邊的裝飾石雕。
艋舺清水巖的抱鼓石同時用了深浮雕及淺浮雕技法,兩側雕有花鳥、龍虎,側面則以麻姑為題材,雕琢層次豐富。

◆石堵

對看牆龍邊裙垛

對看牆虎邊裙垛

中門石楣上雕有望雲思親

中門石楣上的孔明進表題材

中門牌匾下石楣左右側雕飾雲龍及天官賜表

螭虎窗、四隅角雕有蝙蝠

裙垛之博古圖

艋舺清水巖三川殿的石垛從門楣、頂垛、身垛、腰垛、裙垛皆採深浮雕技法,題材依序有人物、花鳥題材、螭虎窗、萬字紋、博古圖、四季花卉、雙龍、雙虎,各有深遠寓意,值得細細賞析。

周文王聘太公

劉備聘孔明(三顧茅廬)

商湯聘伊尹

堯聘舜

祖師廟三川殿龍門的石堵上刻有「四聘」題材—即「堯聘舜」、「商湯聘伊尹」、「周文王聘姜太公」、「劉備聘孔明」等四個因君主禮遇賢士,而使天下得治的歷史故事。常見在台灣傳統廟宇裝飾,意在提醒上位者禮遇賢才、知人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