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水祖師生平與信仰淵源

清水祖師,法號普足,俗名陳昭應(一說為陳榮祖、陳昭或陳應,1044年-1110年),本籍福建永春,是北宋時代的 得道高僧。佛道兼修,造橋鋪路,又有祈雨騙蝗等靈應事蹟,因而成為安溪地區守護神。 由於生前在福建泉州安溪 蓬萊山修行之地傳說有泉水湧出,故稱清水巖。而普足法師也被尊稱為清水祖師、蓬萊祖師、麻章上人,信眾則習 慣暱稱「祖師公」。

傳說清水祖師初居清水巖時,曾遭遇到原先佔據此地的四個山鬼—張、黃、蘇、李四大將挑戰鬥法。

後四大將雖先不敵敗逃,卻在半夜悄悄回到清水巖封緊出入口、縱火燒山。然而卻在連燒七天七夜、以為清水祖 師已死而打開岩洞時,四大將卻驚愕地發現清水祖師無恙端坐,只有臉被燻黑。

自此四大將心悦誠服,成為清水祖師的護法神。而清水祖師的塑像面部也必為黑色,因而有「烏面祖師」之稱。

目前在艋舺清水巖的清水祖師神像有數十尊。包括神龕內2公尺鎮殿祖師爺泥塑神像、蓬萊老袓、蓬萊二祖、蓬萊 三祖、本廟老祖、大蓬萊一祖(元深坑祖)、大蓬萊二祖(大稻埕祖)、中蓬萊祖師等。

其中,以被暱稱為「落鼻祖師」的蓬萊老祖最為聞名。最為人稱道的神蹟包括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時於地震 前落鼻警示,以及1884年清法戰爭之助戰。據聞清法戰爭期間,滬尾港戰事告急,因此總兵孫開華特別迎請蓬萊 老祖師至淡水助戰,最後法軍終於不支撤退。事後劉銘傳上奏朝廷,光緒皇帝因而親頒「功資拯濟」匾予蓬萊老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