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艋舺清水巖內的磚雕共有12幅,為19世紀初期與中期(嘉慶時期與同治時期)的窯後雕,是目前台灣現存尺幅最大,保存完整的作品。
在祖師廟所有的磚雕中,以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於三川殿龍虎邊對看牆所作的「壽翁仙鶴」及「麻姑獻壽」年代最為久遠。
三川殿龍邊對看牆垛「壽翁仙鶴」
三川殿虎邊對看牆垛「麻姑獻壽」
祖師廟三川殿的窯後雕,淺剔底部份填以灰泥,陰線線刻,構圖由9塊紅磚構成,每塊紅磚尺寸大小不一,最長達49公分,最短25公分,並非統一規格,外框作兩層,第一層沒有紋飾簡單切割,第二層作淺剔底回紋裝飾,上下、左右對稱。
位置 |
落款 |
對照時間 |
題材 |
三川殿龍邊次間 對看垛 |
嘉慶 丁丑年桐月吉旦 |
1817年3月 (清嘉慶22) |
壽翁仙鶴 |
正殿龍邊次間 對看垛 |
同治 庚午年花月穀旦 |
1868年5月 (清同治7) |
松鶴延年 |
正殿虎邊次間 對看垛 |
同治 戊辰年仲夏立 |
1870年2月 (清同治9) |
福祿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