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廟奉祀神明

蓬萊老袓(落鼻祖師)

本廟蓬萊老祖,又稱「落鼻祖師」,為本體高60公分之硬身木雕神像。其造型有別於一般常見福態造型神像,蓬萊老祖神像眼窩深邃、顴骨突出、下巴不僅戽斗,還有不明顯刀刻斷痕,鼻廓處則有令人能一眼辨識的落鼻傷跡。
關於清水祖師最早的落鼻傳說年代難以追究,但至少在乾隆22年(西元1757年)莊成所撰之《安溪縣志》是這樣記載: 「今像黧黑,被畬鬼煙薰致然也。又傳山寇至斵斷像鼻,僧人取以傅之,了然無跡。如有不愜,鼻輒不見;頃之,或得諸袍袖中,或得之胸腹前。」
根據本廟現存文件資料,蓬萊老祖即為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起留在台灣供奉,並在同年施展落鼻神蹟。該年舊曆11月23日(12月18日),蓬萊老祖被請去石門繞境,突然發生落鼻事件,引起周遭居民紛紛走告、出門圍觀。沒想到忽然一陣天搖地動,北海岸發生巨大規模地震,鄰近房屋全倒,但民眾都為爭睹落鼻神像出門,因此所幸無人傷亡。
之後在1884年10月,清法戰爭搶灘淡水、戰事告急之下,總兵孫開華特別迎請蓬萊老祖師至淡水助戰,最終法軍不支撤退。因此事後劉銘傳上奏朝廷,光緒皇帝親頒「功資拯濟」匾予蓬萊老祖。自此,落鼻祖師聲望益盛、深受信徒愛戴,故長年被各地信徒輪流迎請奉祀,直至近年,為保護老神像免受勞頓損傷,因而蓬萊老祖不再接受外界刈單迎請,僅於艋舺清水巖及淡水清水巖兩地輪流奉祀。農曆正、三、六、七、九、十一月在艋舺;二、四、五、八、十二月在淡水。